一、功能概述
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干部任职期间承担的责任审计情况进行录入,并可结合其它监督维度生成监督档案进行管理与分析。专员可根据审计情况,在系统内录入相关信息。干部任职期间有关的经济活动中,其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审计,将审计结果整理录入系统并存档,并可结合其它监督维度生成监督档案进行管理与分析。
二、业务概念
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,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、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、合法性、效益性的审计,是对其有关经济活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审计,是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一种审计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审计监督引入干部管理,既维护了财经法纪,促进了领导干部遵纪守法,廉洁自律。
信息 | ||
---|---|---|
| ||
1、审计形式:先审后离和先离后审。 1)先审后离:对被审计的领导人在当前岗位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,也就是任中审计; 2)先离后审:在被审计领导人离任后对其原任职务履行经济责任实施的审计。 这两种方式都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施审计的有效方法,从理论上讲,先审后离应当是主要形式,先离后审则是辅助形式。 2、审计内容: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和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,结合地区、部门(系统)、单位的实际,依法依规确定审计内容。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时,应当考虑审计目标、干部管理监督需要、审计资源与审计效果等因素。 2、审计组实施审计后,应当向派出审计组的审计委员会办公室、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。 3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运用审计结果: |
三、操作说明
3.1 主界面显示
3.2 新增经济责任审计信息
点击【新增】,在弹出来的页面输入经济责任审计相关信息,点击确定即可。
四、相关资料参考
1、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》